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和干细胞中心华裔科学家萧琢博士4月20日接受了美国《侨报》记者的专访,就该团队3月30日发表于《自然》(Nature)...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和干细胞中心华裔科学家萧琢博士4月20日接受了美国《侨报》记者的专访,就该团队3月30日发表于《自然》(Nature)上的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N6-腺嘌呤甲基化 颠覆表观遗传学相关理论的惊人发现
尽管5-胞嘧啶DNA甲基化是唯一一种DNA甲基化的理论几乎业已成为遗传学领域的定论,但全球遗传学家们近40年来一直没有放弃探究哺乳动物中除了5-胞嘧啶DNA甲基化外,是否真的不存在其他的DNA甲基化了。华裔科学家萧琢团队发现的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中存在着的N6-腺嘌呤甲基化(N6-methyladenine),令这一悬疑40年的谜团终于得到破解。
2012年 萧琢团队开始思考胚胎干细胞之中可能存在着另一个DNA甲基化,经历了一段比较痛苦的思考探索期
2014年 萧琢团队终于找到实验方法,第一次使用一种DNA测序仪来检测DNA的修饰,并于同年10月拿到了第一批比较成熟的数据。
2015年 萧琢团队首次发现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的N6-腺嘌呤甲基化,并随后使用各种方法对此进行了证实。
2016年3月30日 萧琢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
萧琢清晰地记得2015年1月的一个早晨,他的博士后吴涛兴奋地告诉他:“您猜我们找到了什么?我们找到了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的N6-腺嘌呤甲基化。“萧琢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当时都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一发现意味着表观遗传学领域之前的许多理论假设都需要进行重新的修改,因为原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个DNA甲基化基础上形成的,而如今出现了另一个N6-腺嘌呤甲基化。
此前曾经有科学家在低等生物里发现N6-腺嘌呤甲基化,但在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内发现N6-腺嘌呤甲基化,这还是第一次。这一发现不仅具有表观遗传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决定哺乳动物性别、神经发育以及癌症研究方面都具备现实意义。
萧琢 (右)
N6-腺嘌呤甲基化的“静默”功能 让男女性别均衡和克服癌症成为可能
如果说此前的科学家在低等生物里发现的N6-腺嘌呤甲基化体现出的是”激活“功能,那么萧琢团队在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中发现的N6-腺嘌呤甲基化则具有的是完全相反的”静默“功能。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区别,目前尚没有任何科学研究给出合理的解释。
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中发现的N6-腺嘌呤甲基化所体现出的这种”静默“功能经过萧琢团队进行的科学实验证明,是可以确保哺乳动物的雌雄比例基本处于1比1的均衡状态之中;如果N6-腺嘌呤甲基化体现出的是”激活“功能,那哺乳动物的性别则会出现雌雄比例1比2的不均衡状况。
由于癌症通常是通过劫持病毒来进行传播的,那么N6-腺嘌呤甲基化可以通过”静默“功能来实现体内逆转录病毒,这从理论上来讲萧琢团队的这一科学发现是有助于抑制癌症的。但萧琢表示,当该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之后,确实有研究癌症的同行问过他这一问题。他认为,从目前的研究而言,只能说N6-腺嘌呤甲基化的发现与抑制癌症之间是有所关联的,但这样的关联是否确实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可以用来治疗癌症。所有这一切问题都需要经过科学实验才能给出最后的答案,现在都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未来该研究团队将不断探究这一最新发现所带来的其他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侨报记者枫渔4月2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