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说了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父母该怎么办,临床心理博士Laura接着跟大家聊聊这事的另一面,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Laura认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其实同其生理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因为幼儿的神经纤维未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另外,幼儿的自控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所以,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行为,大多数并不是孩子的行为习惯,而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时,孩子还没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而采取自以为正确的方式。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呢?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自我控制的基础是信任:当婴儿饿醒了哭了的时候,父母就会抱起他,给他食物,他就不哭了。这就是信任达到自我控制的过程,婴儿每次得到食物的安慰时,通过大脑神经通路,他的焦虑得到舒缓。他建立了对食物的信任,就不哭了。因此,要让孩子有自控能力,建立他对家长的信任非常重要。
2. 孩子从父母那而学到如何控制情绪:当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生气或发怒时,孩子从小就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生活中充满了紧急状况。这会让孩子控制自己情绪时出现障碍,造成孩子难以调整自己的状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各种状况。如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 孩子是从家长那里学到焦虑的:当你看到孩子爬得太高,被吓坏了,想下来时,你怎么办?如果你可以指导他下来,安慰他,让他保持冷静,你就是在教他自我控制。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急得哇哇大叫,那么他非但不信任你,还被你弄得更加焦虑,他就没办法调整自己的行为。
4. 运用延迟满足方法:当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家长可以延迟满足他们的需要,等过一段时间再实现他的愿望。如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做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孩子忍不住要吃,妈妈就告诉孩子要等客人来了再吃,表现好的话可以奖励一小块巧克力。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或学会耐心,这是自我控制力形成的前提。
5.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只有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长可以现在生活常规方面着手,制定规则如按时起床、睡觉,不挑食等。家长要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孩子就会逐步约束自己。除了生活常规,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订立一些规矩并坚决执行。如带孩子逛商场前,给孩子明确说不能乱买东西。尽管如此,孩子可能还会乱要,这时家长就要果断拒绝。孩子经过一次次失败的体验,自然不会胡乱要了。?(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