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的发现史其实是一部血迹斑斑的输血史。
193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因为他发现了“ABO血型系统”。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输血的成功率,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应该被历史记住、被众人感激的不仅仅是兰德斯泰纳,还应该有那些做出过贡献的医生和为此付出生命的病人。
以血为药,古已有之。据记载,在埃及等地,血被作为麻风的特效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罗马人则自古就相信喝人血可以治疗癫痫症。我国这样的事也不少,比如唐《本草拾遗》就有记载,“人血馒头”是治疗肺痨的良药。当然,那时还没有输血这回事,差不多到16世纪,人类才开始试验输血。
输羊血的丹尼斯
西方医学史上,最先以输血救人的是法国国王的御用医生詹恩·丹尼斯。他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疾病。1667年6月15日,丹尼斯以银质细管将羊动脉与人体静脉相连,将羊血输给了一个15岁的男孩。这个小男孩居然奇迹般的活了!年代已远,这个小男孩究竟是怎么活了下来的已无法探究,但是根据这些年关于血型的研究进展,我们还是可以推测一二。
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这只小羊的血型刚好和小男孩的血型相同。早前有研究人员发现,欧洲盘羊的血液也有B型和AB型之分,所以这个小男孩是有可能撞上一只和他血型一样的小羊的。不过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小男孩没死更可能是因为输入的羊血量较少,没有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才堪堪保住了小命。
虽然不知道小男孩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但是丹尼斯还是倍受鼓舞,又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好几次实验,结果还都歪打正着地成功了。不过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于是他遇到了安托万·莫里。莫里患有癫痫,某次病发离家,流落巴黎街头时,被丹尼斯带回家中诊治。第一次输血后,莫里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许是丹尼斯想要趁热打铁,一举将其治好,所以又给他输了次血,结果莫里却开始发烧、腹痛、尿血。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典型的排斥反应,若处理得当,或还有救。可是当时的丹尼斯不知道呀,救人心切的丹尼斯给莫里进行了第三次输血,却不想这次输血直接把莫里送去了天堂。
同时期也有其他人进行类似的实验,不过都是活的人少,死的人多,输血疗法才刚刚冒出小芽就已是声名狼藉。后来,莫里的妻子状告丹尼斯杀人罪,法国议会为此特别制定法律:不准再进行输血治疗!这一法令直接将输血疗法打入了冷宫,其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鲜有人敢涉足。
发现“人类只能输人血”的布伦德尔‘
不过总有胆子壮的,比如19世纪早期英国一位叫詹姆斯·布伦德尔的医生,在见过太多孕妇因在分娩时失血过多而香消玉殒之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决定重拾丹尼斯未竟的工作。布伦德尔认为,之前输血的失败之处在于输的是动物的血液。他觉得不同物种的血液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医生不应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输血,人类患病应该输人血才对!
想通这一点之后,布伦德尔开始着手尝试,他设计了一套由漏斗、注射器和试管组成的简易输血装置,能把血液从献血者直接输入到患者体内。虽然在狗身上有成功的经验,但有无数失败的案例在前,布伦德尔不敢任性妄为,只是在生命垂危、药石无救的病人身上进行尝试。他给这位病人静脉注射了14盎司(约400克)的血液。输血之后,病人告诉布伦德尔他感觉好多了。但这还是没能拦住死神的脚步,两天后,这位病人便离世了。
虽如是,布伦德尔依然没有放弃,他坚信输血之法是可行的,必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于是,之后的几年中,他前前后后给10位垂死的病人输血,成功从死神手里抢回了4人。这个概率已经算高的了,超过了瞎猫撞死耗子的概率。
布伦德尔认识到了人类只能输人类的血,但却没能发现人类的血液也不总是一样。那4位被他救活的病人当真命大,因为布伦德尔并不清楚他们是怎么被救活的,而那些没被救活的则就很冤了,因为他估计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
发现血型的兰德斯泰纳
直到差不多100年后,人类有不同的血型才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员卡尔·兰德斯泰纳做到了。
其实在兰德斯泰纳之前,已经有人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产生了血块。这些研究者把不同人的血液混合在同一试管中,发现有时候血细胞会黏合在一起。但这些血液多取自病患,所以他们误以为这些血块是某种病症,不值得深究。而兰德斯泰纳比他们好奇了一点点,深究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便发现了人类血型之差异,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收入囊中,更是救亿万人于生命垂危之际。
兰德斯泰纳发现正常人的血液也会出现凝集现象,于是他开始到处收集血液凝集的模式,实验室的同仁们都没能逃过他的“魔爪”,被抽了血。他很聪明,想到了将血液中的细胞和血浆分离,然后将一个人的血浆与另一个人的血细胞混合。
兰德斯泰纳发现只有当他把某些人的血细胞和血浆混合到一起时,血液才会凝集成块。通过测试,他将这些被测试的人分成了三组,名之以A、B、C,后改C组为O。而几年之后,他的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组合,也就是AB型。如此ABO血型系统初现端倪。
在实验过程中,兰德斯泰纳还发现一些规律,那就是:这4组组内人员的血细胞和血浆混合后,血液不发生变化,仍呈液体状态;但组间混合,比如将A组的血浆和B组的血细胞混合或将B组的血浆和A组的血细胞混合,血液就出现凝块。不过,O组血液的表现却不相同:当兰德斯泰纳将A组或B组的血细胞和O组的血浆混在一起时,红细胞会凝结成块;但当他将O组的血细胞加入A型或B型血的血浆时,却不会出现任何凝块。
兰德斯泰纳虽然发现了血型,也发现了血型的这些规律,却没能最终弄清楚什么是血型,也没找到这些规律背后的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语,用来形容此时的兰德斯泰纳再合适不过了。
由于兰德斯泰纳的贡献,之后关于血型的研究飞速进行,科学家们很快便解开了血型之谜。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血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血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不同。比如,ABO血型系统就有A、B抗原两种血型抗原,若只存在A抗原的红细胞便为A型血,若只存在B抗原的红细胞便为B型血,二者皆有便为AB型血,二者皆无则为O型血。
除了ABO血型外,人类还有许多其他的血型系统,比如常被人提到的Rh血型。目前被接受和认可的血型系统已多达33种,血型抗原更是超过了600种。(来源: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5年3期 作者:苏槿)